宣传片制作热线
0351—2325151

来美学电影的中国留学生 “海龟”or“海鸥”?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7-13 分类:行业新闻
出国这条路走通了,一扇扇美国电影高等学府的大门向中国学子打开。可是,学成之后,好莱坞这个大门是不是就关上了?

2018年11月,刘子龙在洛杉矶的电影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侨报特约记者刘结球报道】出国这条路走通了,一扇扇美国电影高等学府的大门向中国学子打开。可是,学成之后,好莱坞这个大门是不是就关上了?是“对不起,你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还是“欢迎光临,我们一起把梦想照进现实”?是做毅然回国的“海归”还是当穿梭于美中之间的“海鸥”?

“会在美打拼一两年”

从迈阿密到洛杉矶,5年、两个硕士学位的求学经历,让刘子龙接触到许多同龄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都会(在美国)留下打拼,一般也就一两年。”作为一名自由职业电影摄影师,哪里有项目,刘子龙就会到哪里去。虽然现在在洛杉矶也有拍摄的项目,但长远看来他计划回中国。

“毕竟在自己的国家,比较了解风土人情。”刘子龙说,如果不是从小在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作为一个外国人,确实很难把外国的故事讲得很透彻。

很多人容易对摄影师这个角色产生误解——以为这只是电影工业生产链条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对此,刘子龙不以为然:“摄影师在创作里面也不算小角色,也是核心主创。拍摄时会与导演沟通,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这是他美中两地拍摄过程中感受到差异最大的一点,美国的电影制作会在前期花费很多时间,而不完全是在现场,“我大约有八成的时间是花在与导演和演员等工作人员的沟通上”。

决心做优质华语片的宋雯和韩璐,大学毕业之后没有过多留恋美国市场。想要做中国人的故事,回到中国对于二人来说是更合适的选择。

韩璐也有把自己的《接送》投到许多国际电影节上,起初收到过很多的拒信,通过不断的尝试,终于在棕榈泉国际短片节等场合获得认可。其实就是“希望自己的电影有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自己创作的一种动力。”每每在这些场合,韩璐都会精心打扮自己,穿上立领盘扣、丝绸刺绣的中国风服饰,配上流苏耳坠,晕染出一股东方之美。

目前,中国的电影行业竞争也很激烈,青年电影人起步之时往往容易心浮气躁。作为一个新晋编剧,韩璐目前要求自己静心创作,享受这个“马拉松”过程,能尽快完成一个长篇剧本,“在中国,可以通过创投来获得资金支持,有机会把作品拍出来。”

“回中国并非那么容易”

潘萌很理解也很支持大家的想法——用在美国学习的知识回到祖国(中国)拍华语片,甚至形成华语电影的新浪潮。

不过,中国的电影市场对青年影人未必那么友好。“回中国不一定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潘萌透露,相反,往往海归电影学者还面临反向“水土不服”的问题。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上升渠道还不是十分明朗,很少能有幸运儿被赏识。 尤其是一些海归派往往不一定竞争得过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中国电影院校的学生,后者往往在求职中有老师和同学的资源,这让他们更容易谋得一份工作。

刚返回中国就业不足一年的朱雯,对此有切身感受:在中国,搞创作的电影人多半没有自己的作品集。往往很多时候,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在选择一部作品时的第一标准就不同,一个是基于对故事的喜好,一个则是人情和钱。

这种“水土不服”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比如不少海归一时拿不到投资,迫于经济压力只能拍一些“网大”(网络大电影),这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还有一些人虽然签了公司,但可能几年都没有拍到自己原创的戏。

不过,对于这样的行业现状,刘子龙有颗“平常心”——无论身在哪里,电影人还是要利用好自己的资源,通过自己的想法达到讲好故事的目的。在中国,反而发挥的空间会大很多。

要做下一个李安

毕业十年了,潘萌仍没有完全海归。相比于“海龟”,她觉得自己更像是一只“海鸥”:在中国与好莱坞之间穿梭往返,虽然过程挺辛苦,但始终也没有完全停靠于哪一边。

坚持中还有着潘萌的一点点“野心”——现在业界提到华人导演,就会想到李安。他的作品不仅获得美国主流电影市场的认可,也被故土的华语电影体系所崇拜。可在他之后呢?还有其他人吗?潘萌会反问自己,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人,像李安一样在美国这边再扛一扛,创造另一种可能性。

“我就很想走这一步,也想看看能否把这条路再往前走一点。”十年前来美留学时,她孤身一人。十年后,这个女孩想看看到底能否融入好莱坞。前两年,潘萌签了美国的一家经纪公司,今年她又接到一个好莱坞的剧本,觉得自己也逐渐在探索中获得了一些接触核心创作的机会。通过担任《环球银幕》杂志特约海外记者,她也有机会专访好莱坞一线导演和接触大片的幕后制作。

好在好莱坞体系相对健全,只要能有自己的作品,面试时把自己的想法清楚表达,总归是多了些“闯”的机会。基于在好莱坞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她最深的感受是,编剧要能把握原创剧本与“命题作文”之间的张力。“一定不能反感、排斥定制命题”,往往原创剧本在最初成型时没人支付定金,这会给生活带来一定压力。在潘萌看来,最好能有所调节,“想办法在命题作文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才把它完成好。”

美中电影市场差距大

这几年,中国不断攀高的票房,也抓住了好莱坞的眼球。大量的美中合拍片,大批美中电影人的交流,好莱坞大厂在中国设分公司,都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曙光。

不过,这些游走在美中电影市场之间的年轻电影人对于成熟工业体系与华语片市场的异同也有着一些感触。

来自人员变动、经费以及演员档期等因素的变化,给不少中国电影项目造成的不确定性,是他们目前普遍感受到的不足。

潘萌在和中国的同行交流时,常常感慨一个项目“黄了是太正常了”,很多项目可能半道上就“死了”,但也许过两年,它又“复活”了。

同样,在中国,由于行业体系还不够成熟,拍摄时的安全意识就相对薄弱。

今年以来,朱雯在回中国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市场在流程上有很大的缺陷,分工不明确、缺少规划、工作习惯和效率低等问题也亟待重视。

在韩璐看来,美国工业体系确实显得成熟不少,因为有着演员工会制度、导演工会制度,对于电影人的保护更完善。而在中国,超时、加班、过劳……一系列的问题让她更希望未来对于从业人员的保护能更完善,使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氛围更加安全、公正与健康。

拍片有了世界视角

尽管现在差距还挺明显、差异性还是非常大,但这些中国年轻电影人并不悲观,还是踏踏实实地想要通过电影讲好故事。好莱坞要放下自己的傲慢,中国同行则要尊重规则和标准。“相信未来会有很多机会给我们这些有海外学习工作经验的年轻电影人。” “好的故事,并不是需要特定的观众群才能理解。”经历了《寻佛》的创作与拍摄之后,刘子龙的想法更加坚定。“做好的电影就是要达到这个程度。而不是拍给观众笑一笑而已。中国电影在这一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希望以后会把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故事上。”

韩璐也认为,讲述更好的故事,不能只注重特技特效。目前市场上,很多大成本的电影汇聚了更多的目光,而中小投入的电影缺少关注。她希望未来会有更多转变,给予独立电影更多的排片,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被观众看见。

站在一个更加世界性的角度,朱雯说:有一个世界的视角,才能让世界看到这个民族。“很多美国人也很喜欢亚洲的哲学”,未来的她,想要通过合作片来传递中国的元素和理念。

孔乐琪以一颗乐观的心遥望到了电影的未来——世界发展还挺快的,互联网这么发达,十年二十年之后很多边界可能变得很模糊。“未来在哪里做电影学电影,差距也没有那么大,相信未来大家还会有很多的交流。”在她看来,一部好的作品目的不是占领美国主流话语权,而是要能打动所有人,那才是不朽,那样的话,就是占领了全人类的市场。

说完后,她不禁笑了:“有一点理想主义,挺好的。这个时代到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那就去做一些理想的东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