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制作热线
0351—2325151

专访《流浪地球》视效团队:解码电影工业背后的“光影匠心”Chengdu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9-11 分类:行业新闻
國際日報 - International Daily

苏拉威西发动机装置火石(MORE VFX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婷)3月1日,成都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位于天府四街的特效公司MORE VFX(墨影像制作)成都分部的伙伴们,穿着灰色工作卫衣,在近20层高的玻璃写字楼内,安静地为电影《征途》制作视效。“最近工期比较紧张,刚和北京的同事讨论了一下。”MORE VFX成都市场总监刘姗姗说,做视效工作总是在“快乐”和“痛苦”的双重模式中“疯狂切换”。

对于MORE VFX的成员来说,今年初最大的“快乐源泉”无疑是电影《流浪地球》。“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目前票房已突破45亿元,还赚足业内专家口碑。而电影幕后低调的“视效功臣”之一,就是国内最大体量的视觉特效公司MORE VFX。

坝体平台(MORE VFX供图)

2000多个视效镜头,75%是“中国制造”

“哈哈,讲真接到《流浪地球》的项目,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要辞职’!”MORE VFX制作部总监、视效总监赵浩强对2017年底的场景记忆犹新。从最后成品来看,《流浪地球》中有2003个视效镜头,包括片中技术难度最高的镜头在内,75%的工作由MORE VFX、橙视觉等承担。其中,MORE VFX承接了800多个视效镜头,包括400多个高难度镜头,比如,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冰雪矿区、冰封北京国贸城区、赤道救苏拉威西发动机在内的12000台发动机、地球发动机火焰“点燃”冲向木星等场景。“这个视效量是非常大的,在9个多月的工期内,要制造一个50多年后的世界,每个环节都很难。”

电影中,有一组被业内最为称道的长镜头:先是以男主角刘启开动的一辆重型运载车为起点,之后迅速拓展至北京矿区,随着镜头视角放宽,视觉焦点移位至单个地球表面直径20公里至30公里的发动机。单个运转的发动机进入航拍视角后,纵览到全国更多同款发动机发动机,闪闪发亮的发动机勾勒出中国版图,中国版图再推向“宇宙视角”,鸟瞰浩瀚的宇宙内星云密布,人类渺如砂砾。“这组近一分钟的镜头,从项目开始就进行制作,一路到项目快交片的时候才完成,光镜头运动的分镜表设计图就修改了40多版,历时9个月。”赵浩强说,为了能体现所有环境的真实效果,团队在一个场景文件里制作和搭建了近千亿面的资产视效制作模型、材质贴图等,2000多盏灯,总共做了45个渲染层。

“尤其是随着镜头摇移变化时,各个发动机与地表的大小比例和光线强度都在不断变化,每个细微的变化都需要反复斟酌。”赵浩强说,每个发动机直径有20至30公里,这个比例和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相比,在地表上是什么效果?发动机点燃时,周围哪些环境的光线会有怎样的变化?户外雪地会不会受影响?“比例不当观众会觉得虚假,但发动机太小观众又会看不清,这之间就需要找到合适的视觉表达方式,随后才诞生了这组长镜头。”万事开头难,基本镜头打好底,有些相似场景就可以这个镜头为参考高效率完成。

MORE VFX成都分公司5(MORE VFX供图)

电影背后有“成都力量”,团队多为“90后”

一部电影的视觉制作,通常是以“项目制”进行的。很多人以为视效工作就是在原片基础上加各种效果,但要做到专业,需要涉及到前期与导演沟通,进行概念草图设计、各种画面资产的比例大小、模型制作和组装、动画灯光、渲染合成等各个环节,整个生产线上涉及10多个部门。

《流浪地球》的项目特效是在MORE VFX北京公司制作,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成都公司才刚成立,考虑到项目的困难度和制作周期,并没有把项目放在成都制作,但MORE VFX成都分公司有10人参与影片项目,比如王嵬和王政就主要负责模型的材质部分。2019年3月,MORE VFX对外宣布,要把核心制作部门迁往成都,在成都建设千人制作基地。

“公司一直想对外发展,前前后后也考虑了不少城市。”MORE VFX创始人兼CEO徐建表示,虽然在北京等城市的电影资源相对集中,但近年来随着视效产业的发展,加上成都的政策利好,城市科技文化、宜居等多方面因素,最后选择“落户”成都高新区,以电影数字特效和三维动画制作为主营业务。“目前团队‘90后’居多,我们也在寻求与四川高校的合作。”

长镜头北京发动机(MORE VFX供图)

视效里的工匠精神,需要情怀和积淀

视觉特效,作为现代电影工业成熟力量的一种直观展示,也反映着一个国家技术实力,近年来运用在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中。包括“肉眼可见”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弹琴的“重头戏”,小到《记忆大师》里女主角脸颊划过的“一滴泪”,黄渤执导的《一出好戏》里荒岛上被搁浅的大船,和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中与真猴子无异的“欢欢”,其中不少镜头都用到了高难度的CG(英文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镜头,即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将实拍场景和计算机绘制的图形相结合。《流浪地球》里就有数百个高难度的全CG镜头。

“确实,真正厉害的视效艺术家,肯定不止技术。”赵浩强和刘姗姗都认为,技术虽然是视效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但真正决定视觉团队是否走得远,还要看视效艺术家积淀的审美、对影视行业的了解、团队沟通协调能力,甚至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人文关怀。

赵浩强举例,比如《流浪地球》里最后地球“点燃”木星的部分,有些物理学常识的朋友肯定知道,宇宙中“喷射光焰”传播的规律,但具体到影片中,什么样的喷射速度?什么样的颜色和细节既能够表达“喷射光焰”,又不会让观众觉得这是陌生没见过的,或者是缺乏力量和震撼感,这都需要和导演在前期进行充分地沟通。“不然一个细节没有做到位,上下游十多个部门的工期都会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最后工期。”

影片中,冰封北京国贸这个镜头以其极度逼真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怎么做才能够让大家觉得它是真实的,并能感受到这种被冰封的效果?”徐建说,他们找了很多国贸的图片作参考,在分镜表设计阶段就作了多次调整,到后来整个城市被冰封的样子,除了本身每栋大楼模型上有一层冰雪覆盖质感以外,特效部门也在整个城市中加了一层一层的冰雪覆盖效果,另外还在大楼表面上加了很多寒气吹出来的效果,目的是增加整个城市的深度感和整体的真实感。最后仅完成团队承包的《流浪地球》的项目部分,就需要300多台机器连续3周24小时运转,所有的素材才能渲染一遍,最终完成制作。